close

又被小吳唸:「都沒在更新網誌」了......>"<

趕快把文化雙週記的「存貨」放上來XD

歡迎大家交流意見^ ^

另外,期中考快到了;祝福大家考試順利,all high pass! ˙ˇ˙

 

MSN的特點--971008 文化雙週記

 

    前幾天和一位社團同學一起籌備活動,我問他:方便用MSN(即時通訊系統)討論嗎?他回答:「啊~我覺得用MSN討論很浪費時間耶!而且很容易產生誤解。」聽他這麼一說,我也深有同感呢!要連絡遠地的朋友、舉行線上會議時,MSN真是再方便不過了。但是很多事情,當面談一下就解決了,用MSN卻得花好多時間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 

    使用MSN必須打字。暫且撇開個人打字速度不論;文字和語言,本來就是截然不同的文化載體。用語言溝通,牽涉的層面涵蓋了談話者的聲調、臉部表情、肢體語言等等。語言,是由豐富的元素構成的。

 

    相對而言,用文字溝通時,雙方只能從冷冰冰的、平面的紙張或是螢幕上,猜測對方的心情。為了彌補這缺憾,「表情符號」應運而──有位教授覺得學生的信件都太「冷」、太沒有感情了,於是要求學生在信件中加上:)、:(等符號。同樣地, MSN的使用者往往得在內文中,加上大量的表情符號,以免「會錯意」。

 

    基於相同原因,在MSN上對話時,我們常會刻意地加上許多語助詞,幫助緩和語氣。譬如:「喔喔」、「嗯嗯」等等。特別地是,這些語助詞往往都是疊字。我想目的可能是為了拉長「聲音」吧!就像英文漫畫中的“ohhhhh,” “nooooo”等等,誇張地表現情緒。

 

 

    那麼,不用表情符號、語助詞,又如何呢?我有位同學,在MSN上只是想跟朋友開個玩笑,卻被誤以為在諷刺人,而和對方冷戰了好幾個月。這結果夠糟了吧?

 

 

    儘管如此,很多老師都會對我們耳提面命:正式寫作(譬如考試)時,千萬不可以用表情符號這些「e世代語言」。想必許多學生因為太常用「鍵盤」溝通了,以致於把這些習慣帶到寫作上了吧!這也是頻繁使用MSN的一大流弊。另一弊病,或許就是使人們慣於用空泛的符號,形容、或甚至偽裝自己的情感(即使在哀慟欲絕時,仍會寫下 “XD”),而非向自己的內心追問:「我到底是怎麼想的呢?」此外,也使人變得不善於察言觀色,而滿足於簡單的表情符號了。

 

 

    我依舊相信:一篇文章若是內容足以動人,早已毋需表情符號或語助詞的裝飾,來彌補無聲的缺憾了。文字的溝通,有其「距離之美」;那未說盡之處,是國畫中的「留白」,恆令人心馳神往──此時無聲勝有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ppocrene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